首页>金融服务>科技金融
2019中国金融科技十四大趋势展望
2019-08-01来源:全国产业与金融创新平台

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发展,金融科技已成为金融机构和互联网公司的标配。未来,金融科技将呈现哪些趋势?亿欧智库基于数十份金融科技相关研究报告,整理归纳了中国金融科技2019年发展趋势。


市场环境:政策鼓励,需求提高

1、监管机构出台政策引导、支持金融科技发展

发展金融科技已成全球共识,各国相继出台了若干项支持政策,发展金融科技也成为了中国监管机构2019年的重点任务之一。北京、广州、深圳、杭州等地已陆续出台金融科技相关政策,分别从人才培养、推动基建、搭建平台、引入资本等角度多方面扶持金融科技企业。2019年3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强调要加强金融科技的研究规划,提升其运用管理水平,以为金融业转型升级提供动力。

2、中国金融科技采纳率领跑全球

据安永《2019全球金融科技采纳率指数》报告,全球金融科技服务采纳率逐年上涨,从2015年16%提升至2017年的33%。2019年,全球金融科技采纳率已达64%。报告所调查的27个国家的消费者中,中国和印度的消费者对金融科技采纳率最高,均为87%。转账与支付是消费者最常使用的金融科技服务,中国消费者对此采纳率高达95%。

3、金融与科技的结合已成必趋之势

据普华永道《2020年与未来的金融服务技术:拥抱颠覆者》报告,全球81%的银行CEO在众多领域中最关注科技发展。而中国传统金融机构已开始探索科技赋能金融之路。除了与BATJ等互联网巨头联手外,不少传统金融机构选择孵化自己的金融科技子公司。2015年,兴业银行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兴业数金,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银行机构。2018年4月,建设银行斥资16亿成立建信金融科技,打响了国有大行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的“第一枪”。截至2019年6月末,兴业银行、平安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建设银行、民生银行、华夏银行、北京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10余家银行陆续成立了金融科技子公司。


金融科技:专注效率,强调安全,稳健发展

4、区块链将继续成为2019年金融科技下半场的关键词

2018年被称为区块链元年,“区块链正规局”大规模入场。据世界经济论坛(WEF)报告统计,目前全球至少有40家央行正在开展有关区块链和分布式账本技术(DLT)的项目和工作。中国除了中国人民银行之外,多家银行也开始在跨境支付、供应链金融领域布局。同时,蚂蚁金服、京东数科等金融科技公司相继布局,将快速推动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落地。

5、开放银行——银行的下一站

毕马威认为开放银行是在法律和监管在对数据提供保障的前提下,银行以重点场景为核心、以客户旅程为主轴的业务经营模式重塑,涵盖战略定位、生态运行、组织形式、产品结构、运行机制、信息系统建设在内的全面转型,这一转型是银行业历史发展的必然阶段。2018年浦发银行推出首个APIBank无界开放银行用户可使用银行界面App轻松享受社区服务、酒店与机票预定等根据数据推送的智能化服务。据毕马威不完全统计,中国已有超过20家的银行进行了战略、业务产品、生态建设和系统改造等层面对于开放银行的探索。

6、银行网点智慧化转型趋势将愈加明显

银行网点智慧化转型是指银行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以提升银行服务水平。其主要趋势是人工方式逐渐向数字化与智能化方向转型,例如引入智能客服与无人银行等。截至2018年底,国内已有自助银行14.25万家,自助设备103.43万台。随着5G技术成熟,具有高数据传输率与低网络延迟时间的5G技术与优化信息联通的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促进银行网点智慧化转型。目前,国内第一家5G无人银行已于2019年6月在北京开业,下半年将会有更多的5G无人银行投入运营。

7、保险科技将对保险公司定价能力和承销能力产生更大影响

保险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定价能力和承销能力。在许多市场面临竞争性定价压力的前提下,保险科技仍对保险公司产生了很大影响。CBinsights《2019年保险科技发展报告》显示,数据变得越来越重要,同时,行业内激烈的竞争会不可避免的压低价格,但保险公司也开始研究如何利用同样的数据和分析方法优化交付给客户的结果。目前,在很多市场,保险科技在定价和承销方面是已经可以发挥明显优势,随后会渗透到更广泛的市场。作为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的中国,保险科技在不久的未来必当大有可为。

8、生物识别技术作为保障用户金融安全的重要科技会获得持续关注

生物识别技术是指通过生物体的生物特征以区分不同生物个体的一种计算机技术。近年常见的生物识别技术有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虹膜识别与声控识别技术等。金融机构已运用这些生物识别技术来确定客户身份,保障网络转账、线上支付等移动金融安全。未来,随着金融线上化程度加深,生物识别技术作为重要的保障工具将会得到更多重视。

9、“技术出海”成为中国金融科技公司新的战略方向

随着中国金融业的快速发展,中国金融科技企业开始将目光锁定海外,寻求在海外市场发展的新机遇。从最开始的支付公司出海,再到理财信贷产品出海,2018年许多金融科技公司也开始“技术出海”,例如同盾科技、明特量化等。技术服务出海与其他产品出海相比,产品壁垒相对更高,产品供给方议价能力更强,未来也将有更大的利润发展空间。


金融业务:注重风控,专业趋向,保险兴起

10、科技创新”是下一阶段消费金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巨头消费金融公司、创业消费金融公司等百花齐放的当下,科技驱动消费金融公司业务发展已经成为行业的“新常态”。与传统金融机构的业务模式不同,消费金融扎根于普惠金融,更需要有一个高效率、低成本的运营体系,要思考如何运用科技手段,在获客、审批、贷后等全生命周期中提升用户体验。

11、互联网公司去金融化愈加明显

2018年9月,京东金融将官方微博、官方头条号等更名为“京东数科”在严监管、金融去杠杆的背景下,BATJ等互联网金融巨头从类金融机构向科技公司转型,聚焦B端市场,为传统金融机构提供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支持,为其提供系统制作服务、数据服务或从端到端的一整套业务,并逐渐去“金融化”。而互联网小巨头如美团、滴滴、今日头条等公司选择利用技术成为平台,连接持有正规执照的金融机构。

12、互联网保险规模持续增长

在2013年到2018年5年间,中国互联网保险市场规模实现16倍增长,从11.7亿元增长到1888亿元。在2018年下半旬,支付宝与腾讯微保相继推出保险服务。转向B端市场意味着这些互联网公司可利用场景保险、大数据等优势开启中小型企业保险这一片市场蓝海。在经济形势低迷但保险意识提升的当下,互联网保险有望取得新发展。


监管科技:严格创新,关注信息安全

13、监管政策趋于常态化与严格化

科技介入金融带来便捷,也增加了监管的难度。2018年7月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强调“把握好监管工作节奏和力度”。同年8月,证监会正式印发《中国证监会监管科技总体建设方案》,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提供全面、精准的数据和分析服务,由此完善监管设施、实时监测市场、优化监管工作模式。2018年的暴雷潮也促使加大监管力度。严格化与常态化监管将成必然。

14、监管科技迅速崛起

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已成为监管科技的重要工具。中央财经大学黄震教授表示:“在金融科技发展的背后,监管者也在谋划顺应时代潮流,接纳或拥抱科技发展。监管科技发展也许是属于金融科技的一部分,也许会形成一个新的部门,中国的监管科技在世界上应该是走在最前列的,监管者已经明确表态要进一步加大这方面发展,特别是像证监会发展出智能监管,银保监会发展出的一系列监管平台。”



文章来源:亿欧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