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重点项目>绿色发展
汇丰:金融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应有更积极的作为
2021-06-11来源:腾讯网

6月10日,第十三届陆家嘴论坛在上海开幕。

汇丰集团主席杜嘉祺视频出席“陆家嘴论坛”,在谈到“金融助力碳达峰、碳中和”议题时表示,中国乃至全世界要达到碳中和的目标,道阻且长,全球能源消费目前还依赖石化能源,清洁能源发展仍面临系列问题,必须要重新设计整个全球的金融体系,让整个气候成为一种核心的目标。

杜嘉祺的讲话,切中肯綮。而解决这一切问题,除了政府的达峰规划,更为关键的是如何借力金融工具而逐步实现这一宏伟目标。

中国对“碳达峰、碳中和”的探索

2021年,碳达峰和碳中和被首次写入中国政府工作报告,由此使得这两个概念进入经济生活领域,为大众所熟知。

而更早的公开讨论是在2020年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当时,中国向世界郑重承诺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2021年5月2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意见》。

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再次强调要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6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国际清算银行(BIS)组织的2021年GreenSwan会议中称,“中国人民银行的目前正在绿色贷款与绿色债券类目方面与欧盟合作,中国人民银行计划实行气候相关信息的强制披露,督促中国国内主要的商业银行和上市公司披露碳信息。”

6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强调要科学推进国土绿化,改善生态环境。

政策与举措密集出台,足显中国对碳的较真与担当。当然,在迈向碳达峰和碳中和的过程中,中国已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第一,碳排放强度大幅下降,2019年中国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了48.1%;第二,新能源逐渐扩大了市场份额,据统计,中国清洁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份额已达23.4%,水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累计装机规模都高居世界首位;第三,碳中和进一步发力,植树面积连续30年保持双增长。

不过,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国追求碳达峰、碳中和,仍面临巨大的挑战。发达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耗时大约50年到70年。而留给中国的时间才30年,而根据中国的能源结构来看,经济发展的能源增长需求与减排降碳巨大压力将同时存在。

通过金融工具引导绿色转型

该如何推动绿色转型?陆家嘴论坛上,汇丰集团主席杜嘉祺认为,金融对于气候危机来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解决方案,政府部门有必要要用金融手段推动企业改变自己的能源消费方式,综合运用金融、税收、监管手段促进新型清洁能源技术行业的发展。

而“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落实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目标,重中之重,是实现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关键点在于控制化石能源的消费。

这意味着能源消费的转型,极可能成为下一个技术革新的重点所在。

当然,实现能源转型显然尚需时日,同时并非所有的碳排放都能被消除。因此,需强化金融架构设计,为吸收温室气体的技术及方法的实现,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作为金融机构,汇丰也一直在协助推动消除温室气体排放,寻求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修复。正如杜嘉祺指出,“我们必须让大自然发挥更大的作用,在下一代气候投资解决方案当中更加关注自然的投资。我们正在打造一系列的资金和基金更好保护自然,更进一步长期提高资源的生产能力,并且进一步推动一系列的再生能源、可持续农业、生物多样性、野生动物保护等一系列项目的投资。自然保护和自然恢复也是一些公司进一步消除自己过去污染的一个途径,用补充方式进行碳补偿是很重要的。”

无论是促进能源消费转型,还是寻求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都需要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强化金融工具的使用,诸如从国家层面推行生态保护补偿;对企业的绿色转型加大支持力度,拓宽其市场化融资渠道,发挥金融的杠杆效应;引导市场对生态保护、修复企业加大投入,从技术、人才、资金各个方面实现重点倾斜,从而推动生态产品的可持续供给;鼓励政府与社会进行深层互动,完善对生态补偿、修复的考核和评价体系。

从宏观层面来看,要完成碳达峰和中和目标,意味着中国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都要作出重大调整,既要对碳强度予以控制,也要对碳排放总量进行控制,从而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到碳排放峰值。在这个过程中,金融企业有着广阔的作为空间。

对于企业与地方政府而言,宏大的理想汽车与目标,都是值得称赞的,但一定要注意可行性,释放足够的可信性。就政府部门而言,制定气候计划要能落到实处,措施要可行,政策要配套,企业自身也要既看向未来,也应关注当下现实,在现有的基础上稳步推进。

推动自愿碳补偿市场会加速低碳转型,也会创造良性的资本循环。为减少碳排放量,全球都在积极建设碳交易市场,旨在借助市场力量控制碳排量,共建低碳经济格局。

碳交易即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在碳排放总量控制的情况下,碳交易能够促进技术进步,让优秀的碳控制企业得到补偿。

以特斯拉为例,在2020年首次实现了全年盈利。不过研究他们的报表则能发现,特斯拉赢利靠的不是卖车而是“卖碳”。2020年,特斯拉靠卖碳排放信用额度获得16亿美元,远远超过了其该年度净利润7.21亿美元。这意味着,如果靠卖车,特斯拉在2020年就是净亏损。

仔细剖析这一案例还将发现,通过碳交易,特斯拉获得了进一步提升技术能力的资金,而碳交易的购买方也获得了合理的排放权;从客观上看,也对交易企业起动到了促进能源消耗转型的作用。对创新型企业而言,特斯拉的成功也意味着开拓了“绿色”经济之路。

这个趋势如此明显,以至于最近中国央行要求商业银行披露相应的绿色信贷等碳融资信息。这也传递了一个强烈的信号,国家将进一步加强绿色金融信贷标准、碳排放交易市场等建设,充分发挥资金面的绿色低碳引导作用,推行绿色发展的目标,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含量。

汇丰的绿色金融经验

以金融为工具,推动企业的绿色转型,可以进一步发挥金融货币的工具作用,对绿色发展提出更高的指标;完善相应的监管体系,实施政策红利的定向供给,比如说制定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评价体系;同时,加强绿色金融标准的国际对接。

绿色金融,汇丰一直在稳步推进。

金融的定向供应,即是对企业转型的强有力的鞭策。继宣布2030年前实现自身运营和供应链的净零排放, 汇丰近期又宣布, 将在2030年前逐步停止对发达国家煤炭行业的支持,并在2040年前逐步停止对发展中国家煤炭行业的支持。

汇丰不止步于对能源企业的金融供给选择。在第五十个“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汇丰宣布与绿色领域的海内外专业机构合作,在中国内地正式启动涉及地产、电子、纺织等行业,以及生态修复、低碳创新等领域的多个应对气候变化项目,共同支持中国实现“双碳”目标。

汇丰宣布,将投入近一亿元人民币,与世界资源研究所(WRI)、世界自然基金会(WWF)、阿拉善SEE基金会、恩派公益组织发展中心以及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合作开展多个项目,共同推动能源转型、低碳创新和探索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能源消耗的转型,不独是关注特定企业的绿色达标,还在于整个产业链的绿色环保。2020年11月,汇丰与多方支持的电子行业启动“绿色供应链创新先锋项目”。2019年4月,汇丰与沃尔玛联合宣布,推出“可持续供应链融资计划”,为沃尔玛的供应商提供与其可持续发展水平相挂钩的融资利率。据悉,沃尔玛“10亿吨减排项目”的目标是到2030年前,将其全球价值链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减少10亿公吨。

帮助中国企业的绿色转型,汇丰积极对接全球资源。近期,汇丰协助地产公司远洋集团于境外发行无抵押绿色债券。此次绿色债券募集资金将进一步助力远洋集团推动“健康建筑”的建造,助力城市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此外,汇丰在为航运物流集团海丰国际提供结构化抵押贷款解决方案时,引入了可持续发展关联贷款,将融资成本与企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相挂钩,激励客户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可持续经营。

汇丰以金融之力推动绿色发展,显然对金融业服务于“双碳”目标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然而,面对日益迫近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所谓万般努力,才是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