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力度支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
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陈放建议,对民营企业参与基础性研究,在事前、事中和事后给予一定比例研发投入支持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提出要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民营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占全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八成以上。但当前民营企业深度参与科技创新仍然面临创新机制不够健全、公共创新服务平台较少、扶持资金机制不够畅通、高端人才引进难度较大等一些突出困难和瓶颈。
如何更好发挥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作用?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陈放在此次全国两会上提交提案,建议国家从激发企业科技创新动力、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实力、培育企业品牌做优做强四个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支持民营企业进行科技创新。
在激发企业科技创新动力方面,建议国家进一步加大政策精准支持力度,营造良好科技创新环境。研究制定科技创新企业初创期资金扶持办法,对民营企业参与基础性研究,在事前、事中和事后给予一定比例研发投入支持。尤其是要在企业优秀科技项目预研阶段予以重点关注和倾斜性扶持,按照企业产值、投入研发费用的比例等进行资金补贴以及对企业增值税和所得税给予一定比例的返还;加快发展地方科技银行,创新金融贷款产品,探索设立中小企业转贷应急资金、信贷基金等,建立三方风险共担机制,基金、银行、担保公司共担风险,对军民融合高新技术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市直接融资开通直通车,对有市场、有效益、有还贷能力的科技型、成长型中小企业所需的流动资金贷款需求,按照信贷投放原则优先予以支持;建立完善民营企业科技创新项目的容错机制,保护企业家的自主创新热情。
在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方面,建议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创新服务平台。按照国家和地方政府产业战略发展方向,为民营企业提供专业试验平台,大力实施科研设施和实验室等科技资源共享政策,向中小微企业优惠开放;扶持发展具有专业化服务特色的中介机构,服务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的各个阶段;充分挖掘培育一批专注细分领域、深耕主营业务产品的民营大企业大集团,牵头组织建立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或技术创新联合体,攻克卡脖子的行业瓶颈技术。
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建议从建立国有企事业单位和民营企业人才职称评定和社会保障同等化措施、大幅度降低企业高端人才个人所得税税率、给予同等人才优惠、补贴政策、针对西部地区制定专门的人才引进扶持政策、建立更为有效、便捷的人才引进补贴机制、简化企业补贴申报程序等方面着力,加大支持企业培养引进高素质科技人才力度。
在培育企业品牌做优做强方面,建议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专门机构;减轻中小微企业专利等知识产权维护成本;推进技术成果的资本化、产业化和市场化;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高企业知识产权战略运用能力。